一字之差,医联体、医共体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互联网医院 2021/12/27

健康界等媒体刊登过某县人民医院一位空降徐院长,四年中亲历了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


2015年梅雨时节,徐院长从省三甲医院被调任县人民医院任院长。彼时,正赶上省内医联体建设浪潮。徐院长的任务就向省内医联体的牵头单位要技术支持、资源帮扶,让四处漏雨、患者寥寥无几的县医院做大做强,提高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把患者留在基层。4年后,医联体建设取得成效,县医院的营收翻了一倍。一年能做三四百台肿瘤手术,80%的患者留在本县就医。


2019年初,徐院长再次肩负起组建医共体的重任,除了县医院的院长工作,还被任命为本县8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法人。县人民医院与这些卫生院成立了医共体,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县医院的医生们每周要去社区卫生院坐诊,徐院长是这个医共体的“大家长”。从此,他每周五要抽出一天时间到下属8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解决卫生院大到医保欠款、人员缺乏,小到阴雨天气卫生院大楼的墙皮渗水等问题。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医联体较医共体的建设要早,医共体比医联体连接似乎更紧密。


01

医联体建设路径


医联体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来源:钟莹心在《卫生经济》杂志1985年01期发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一文)。当年是为了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的界限,发挥大医院的技术优势,挖掘中小医院的技术、设备和床位的潜力,以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为中心,涵盖从市、区到街道卫生院等数十个单位成立医疗联合体。


直到2016年12月29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才出台了专门针对医联体的第一个文件《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此之前是各地试点医联体组建,如原上海市卫生部2010年就印发了《关于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紧接着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医联体建设目标、原则,并明确医联体四大组织模式: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此政策显示医共体是医联体的一种组织模式。


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医院“跑马圈地”、“虹吸”基层资源、挤压社会办医空间等问题,为了纠正个别地方走偏的情况,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出台了《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对于医联体从建设、发展到考核有了相对完整的政策指导。


02

医共体建设路径


国家开始强调医共体的建设是2019年,并提出了试点县名单。紧接着2019年5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方案》。县域医共体成了2019年基层医改中最热门的词汇,也是头等大事。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组成一个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要求人财物统一管理,医疗资源统筹管理,集约使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双向转诊畅通无阻。医共体是核心医院以大家长身份来整合与统筹县域内的医疗资源,重建内部的管理架构、组织系统和医疗服务的体系,以及相互之间的组织构成等。

 

案例中徐院长在医共体组建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如乡镇卫生院设备老旧、人员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财政补贴减少、医保分配不均等,其他医共体建设中也存在这种现象,这不是单一部门可以解决的。基于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三个部门于2020年8月31日共同出台了《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对医共体建设多部门联动做政策支撑。



医联体、医共体相关政策文件时间轴

(图片来源:健康界)


03

扁平到家 立体到位



上面案例中提到的医联体,是以城市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通过对区域内县医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以对口帮扶、技术支持为纽带形成可能相对松散型合作医疗联合体。这也造成了大家最初对医联体、医共体模糊认知——医联体是省市三级医院牵头的松散组织,医共体是县级医院牵头组建一体化紧密组织。


医联体、医共体界限究竟在哪?


对患者来说,医共体是扁平到家,医联体就是立体到位。医共体将县级医疗机构专科医生作为技术支撑力量纳入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进社区、进村入户医疗服务。立体到位是为大病、疑难重症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迅速找到专家、找到擅长的专科医院。就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教授说的,“医共体要‘共’的是健康,是居民常见疾病预防、健康管理、慢性病康复等;医联体要‘联’的是疾病,是基层解决不了的疑难重症要联大医院、大专家。”


小编认为,关于医联体与医共体,就本质看,是我国就区域医疗服务探索的不同侧重方向,医联体侧重方向是区域医疗资源的联合调度,医共体侧重方向是区域居民健康的共管共防。就初心而言,所求都是最大限度调度区域医疗资源,保障居民安全、就近、便利、实惠的享用医疗服务,提升区域居民健康生活质量。所以从初心到本质,医联体与医共体只是不同关注视角下的不同称谓而已,外观有所差异罢了,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科技重塑医疗 赋能业务生态-


更多内容请查看www.gih.cn,关注“高灵智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