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助力2家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评审,院方道出“过关”秘籍

互联网医院 2021/06/12

自2015年“互联网医院”概念诞生,到2018年《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政策出台,我国互联网医院建设陆续从国家拿到了“出生证”、“执业证”、“准入证”,并在疫情特殊背景下迎来跨越式增长。随着协和医院等头部医院全力投入互联网医院建设,“互联网+”已成为现代医院建设的“必修课”,并借助医疗科技企业的技术与运营服务能力,逐步由被动建设转入主动拥抱的蓬勃之势。

 

日前,北京博仁医院、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通过互联网医院资质准入评审,评审专家对两家医院的互联网诊疗平台、管理流程予以高度评价。据悉,这两家医院均采用了北京高灵智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高灵智腾”)的新一代互联网医院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生态。该平台在北京博仁医院现场评审过程中,获得了由市、区卫健委领导,市公立医院医务处、病案室、信息中心负责人组成的6名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

 

就医痛点“码”上解决 新一代诊疗平台赋予互联网医院生命力


国家政策持续加码互联网医院建设支持力度,同时也严格把控建设质量,将互联网医院纳入对医疗机构的整体质控体系,互联网医院诊疗行为列入医院“国考”、等级评审等绩效考核重点工作,实体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评审“考试”并不容易。

 

专注于帮助医院数字化转型,以科技重塑医疗、赋能医院业务升级为使命的高灵智腾,3天内支持了北京博仁医院、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家医院顺利“过关”,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建设应用,赋予了互联网医院真正的生命力!

 

据悉,高灵智腾研发的新一代互联网医院平台,基于患者全病程管理+数据赋能,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联,在满足“挂查缴”等互联网医院基础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去支撑核心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业务,为医院精准获客、缓解日益增长的运营压力提供系统工具支持。


互联网医院平台(水印).png


 高灵智腾新一代互联网医院平台


在医院互联网诊疗应用中,该平台患者端充当“移动自助机”,患者依靠手机二维码即可实现音视频、图文线上诊疗,电子处方、药品配送到家等,问-诊-治-检-药-险就医全过程“码”上解决。且以每一个就医节点的任务事件为驱动,让就医不再盲目。

 

医生端则是“移动医生工作站”,让医生将所有临床工作全部装入口袋。通过线下与线上复诊患者一体化管理,减少医生系统切换带来的医疗负荷增加和医疗差错发生。

 

“互联网诊疗系统上线后,医生线下诊疗工作与线上一体化整合,便捷高效,参与互联网诊疗的积极性提高。服务项目也不限于问诊这类基础性业务,在无缝互动中可触达患者更深层次需求,提供特需专项服务,医疗服务连续性也大大增加。”北京博仁医院医疗院长吴彤表示,一体化应用扩大了医院医疗服务半径,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地利用。

 

针对评审组专家最关心的互联网诊疗安全问题,北京博仁医院互联网医院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尚华介绍,高灵智腾新一代互联网医院平台采用多重认证机制,确保医生、患者身份真实有效。同时,针对诊疗服务本身提供危急值预警提醒,降低互联网诊疗行为的风险,并提供全过程的大数据统计分析,包括检验检查报告解读及指标曲线分析,让诊疗过程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平台搭建+运营服务 医疗数据全面赋能业务增长


《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全国互联网医院数量累计上千家,参与科室、医生、诊疗人次均出现了倍增式增长。但不少互联网医院存在“建而不用”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管理流程没有闭环、缺乏运营管理能力。

 

以患者为中心,让医疗健康数据互联共享,是互联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灵智腾新一代互联网医院平台通过集成整合医院HIS、RIS、LIS、手麻等院端业务数据,打通患者院外问诊、随访信息,从而形成全院、区域性信息共享,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管理闭环服务。

 

“让患者少跑路,供方的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直接触达需求方,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公平性。此外,基于患者数据整合,构建数据中心,可赋能医院更高价值的业务增长。”尚华强调。

 

高灵智腾新一代互联网医院平台,以微信小程序低成本、轻部署方式,将患者信息高效流转、医疗资源协同配置,让医院线下业务向线上全面迁移,并优化、重构医疗流程,助力医院提质降本增效。在优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用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与内容,帮助医院实现差异化、增量发展,构建医疗服务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