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3位院长4问信息化投资回报|实地参访

互联网医院 2021/06/26

“我们对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建设有刚需,但目前不明确上线这些信息系统的ROI(投资回报率)如何?医院的产出与效果是什么?”6月28日下午,在北京博仁医院多功能厅,高灵智腾(北京高灵智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迎接了三位医疗行政院长的直球式“考验”。

 

当日,北京南郊肿瘤医院行政院长张巨武、北京天坛普华医院行政院长俞强、北京新起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筹建中)行政院长张岩松等一行11人,到访北京博仁医院实地参观、考察高灵智腾互联网诊疗平台、数据中心、新HIS系统等应用情况,希望就集团化、互联化高质量医院建设寻求解决方案。


1.jpeg参访会现场

 

高灵智腾是由国内知名医疗信息化领军人物创办、倡导价值信息化的医疗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研发团队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医院实现临床一体化、智能化的数据闭环、业务闭环、服务闭环。

 

针对传统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业务划分模糊、技术架构落后、数据质量差等底层架构问题,以及“都在用、都在骂、都没招儿”等用户体验差问题,高灵智腾如何构筑价值医疗信息化,以赋能医疗业务增长?从此次参访会的“院长关切”中,我们能找到精确答案。


院长关切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回报是什么?



医院信息化建设核心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如何实现?

 

“通过输出信息技术能力和运营管理服务,一是重构医疗业务单元,减少医院人力成本投入,这是最直观的回报之一,二是提升数据质量,为医疗决策智能化、绩效评价自动化、工作效率最高化、医疗质量最佳化、就医流程最优化提供数据支撑,效率与质量有了保障,医院的业务量自然就上来了。”高灵智腾首席运营官(COO)兼北京博仁医院互联网医院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尚华表示。

 

除了以BI分析形式提供可量化的应用效果展现,医院信息化建设具备一定隐性价值。“好比卖鞋的商家,以前不关注来店里试穿的100人,而只关注和统计最终买鞋的那1人,医疗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价值,就是去帮商家发现‘100人试穿仅1人买鞋是因为鞋子外观好看但穿着不舒服’这一影响流量转化的本质问题,进而利用数据驱动业务增长,打造‘爆款’,这个就是好的ROI。”高灵智腾首席专家陈金雄形象比喻到,数字化转型能为医院找到第二曲线,发现新的业务增长路径。


WechatIMG129.jpeg


院长关切二:终端用户的使用率和体验如何?



用户使用率是衡量信息系统及相应服务的价值的核心指标之一,尤其反映信息化建设长期回报。以高灵智腾互联网诊疗平台在北京博仁医院的应用数据为例,该平台不仅助力博仁医院顺利通过互联网医院准入资质评审,拿到了“北京市首家社会办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牌照,更关键是,真正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尚华介绍,互联网诊疗平台患者端日均访问人数1000+,日均访问量超50000人次,患者只需要一个手机二维码,就能在平台上完成“寻医问药”的所有问题,获得优质高效的居家医疗照护。

 

“博仁医院已上线的30名医生,医生端日均访问量为5000余人次,通过‘PC+移动’的医生站设计,让医生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获得比原来限于院内、线下看病模式更高效、方便的移动、一体化办公体验,医生使用该平台的频次还在持续上升。”尚华说到。

 

医疗信息化建设要做到链接医患、用户体验、业务感知并战略引领,才能对内赋能业务,对外构建产业生态,为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探索新方向。

 

院长关切三:业务“在线化”后,管理者如何实时监管以更好留存患者?


 

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医院信息化让医患链接更加紧密,让医疗服务直接触达患者,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患者脱落率,并可通过统计分析患者流失率,提高医院留存患者的能力。但互联网平台让医生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就医灵活性也大幅增加,如此一来,医院这个“庙”的存在感会不会降低?

 

“在缔造良好用户体验的同时,支持管理规则可配置,可以让医院进行个性化、灵活的管理设置。”尚华介绍,将线上化的医疗过程,进行可视化、数字化、全程化展现留痕,能够让医院更好地监管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输出医院口碑。

 

此外,系统内置医疗质控管理规则,对诊疗行为尤其是医嘱开立、病历书写过程进行智能质控,要求医疗行为首先满足处方管理办法,第二符合是医保管控要求,第三是基于医院实际诊疗规范,提供安全可靠的线上诊疗服务。 

 


院长关切四:各医院系统部署不同、业务逻辑不一,如何进行一体化建设?




首先,从系统建设层面进行一体化。新一代医院管理系统基于EMR+HIS一体化设计,实现界面、数据、流程、业务四个一体化,让医生在同一操作界面完成医嘱行为闭环管理,满足医疗业务共性需求。且医生站根据不同场景、不同角色,展示不同数据,让每一次临床诊疗都从“对的”、“想要的”数据开始。

 

其次,数据中心解决数据多源异构问题。打通院内体检、临床诊疗数据、院外就诊历史数据,基于主数据管理、关系映射等底层标准化处理,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交换。

 

“基于数据的可操作性搭建集团一体化平台,对内支撑临床、科研、运营、管理智能化应用,对外提供统一接口供第三方调用。”陈金雄表示,医疗信息化的当前任务,一是支撑集团化统一人财物管控,二是引领医院管理升级、效益增长并符合国家电子病历评审、互联互通及绩效考核要求。最终形态则是缔造数字医疗新生态雏形,促进基于价值的医疗形态体系构建。

WechatIMG132.jpeg